隨著PACS技術的日趨成熟和普及,以及各種數字影像設備如DR、CR、多排CT、3D圖像等飛速發展,醫用顯示器的選購配置成了醫院和PACS集成商關注的焦點。由于醫用顯示器在數字系統中,是醫學影像的最終呈現者,它承載著替代膠片、保證影像質量、最終實現醫生“軟讀片”對患者的觀察與診斷。
醫用顯示器符合DICOM標準
一個專業的醫用顯示器,必須支持DICOM PART14的標準,也就是說必須具備調整DICOM標準曲線的能力,使其和DICOM標準相吻合,從而保證影像的顯示質量。
醫 用 顯 示 器 支 持 灰 階 顯 示
灰階即黑白圖像之間的層次,即亮度的明暗程度,灰階數越多,灰階的過渡越平滑,越有可能分辨出類似囊腫和水這樣密度十分接近的不同物質,對早期病灶的診斷有很大幫助。醫用顯示器一般范圍1024 (10bit) -4096 (12bit)。普通顯示器只有有: 256灰階(8bit),用于顯示彩色圖象,無灰階要求。
高 亮 度
普通顯示器有200-300cd/㎡,無亮度恒定的要求; 醫用顯示器高達1000 cd/㎡,并要求3萬小時甚至10萬小時亮度值保持不變。
高亮度可拉大最黑到最白之間的灰階度。
高 分 辨 率
單位面積內實際顯示像素的數量為分辨率,普通顯示器有:1024*768,1280*1204;基本上是橫屏顯示,不需要橫/豎屏轉換;醫用顯示器有可以根據影像的需要,可以橫/豎屏轉換。醫用顯示器的分辨率與價格成正比,與放射設備的分辨率正相關,相應的設備應當配套相應分辨率的顯示器。
- 1024*1280(豎屏)/1280*1024(橫屏),稱為1百萬像素(1MP),常用橫屏顯示, 多適用于CT、MRI、數字胃腸機;
- 1200*1600(豎屏)/1600*1200(橫屏);稱為2百萬像素(2MP),簡稱1K,常用豎屏顯示, 多適用于CR、DSA、數字胃腸機、PACS閱片工作站;
- 1536*2048(豎屏)/2048*1536(橫屏);稱為3百萬像素(3MP),簡稱1.5 K,常用豎屏顯示, 多適用于CCD-DR、PACS診斷工作站;
- 2048*2560(豎屏)/2560*2048(橫屏);稱為 5 百 萬像素(5MP),簡稱2 K ,常用豎 屏顯示,多適用于平板DR、乳腺機、PACS診斷工作站。
快 速 的 響 應 時 間
響應時間指的是液晶顯示器對輸入信號的反應速度,也就是液晶由轉亮或由亮轉暗的反應時間。通常都是以毫秒(ms)來計算。人能夠接受的畫面顯示速度一般為24張/秒,如果顯示速度低于這一標準,人就會明顯感到畫面的停頓和不適。按照這一標準計算,每張畫面顯示的時間需要小于40ms,根據液晶的實際使用情況,響應時間:30ms(1/0.03=33.3 禎 /秒),還是會出現拖尾現象,不適合動態醫療影像的實時播放。
響應時間在25ms以下(1/0.025=40禎/秒)可以滿足臨床心血管DSA的實時播放。在醫用顯示器的選配上,CR、DR靜態影像對響應時間無過高要求。但是在播放動態影像的系統配置時,如心血管機和數字胃腸機,就要首選響應時間在25ms以下的醫用顯示器。
安 全 性
普通顯示器無專業液晶屏的保護屏,電源為內置方式無特殊要求。由于教學的要求和醫生的習慣,醫用顯示器專配有液晶屏的保護屏,有針對醫用環境配有醫療專用電源。
對 比 度
對比度也叫動態范圍,對比度率是描述顯示器能顯示黑與白之間的差別,表達顯示器最亮值和最暗值之比。彩顯不過多要求,醫用顯示器要求來表達灰階影像的黑白之間的程度。
普通顯示器有:300:1~400:1;醫用顯示器有:600:1~1000:1;醫用顯示器對比度率高達1000:1,能夠顯示所有色調需要大的比度率,一般選擇對比度≥600較好。
顯 卡
顯卡精度的高低直接影響輸出圖像質量的好壞,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盡量選擇高bit的顯卡較理想。目前的醫用顯示器都是灰階的,而市場上的顯卡一般為彩色,無法精確表達出灰階的差異,必須配備專用的顯卡。
普通顯示器有:內存、速度、3D指標、常用AGP插槽;
醫用顯示器有:常用PCI插槽、顯示模式、一卡兩顯、主副顯示互換、彩色—黑白轉換、10bit、12bit灰階輸出、橫/豎屏轉換;
① 顯示模式:由于診斷工作站需要兩臺或多臺顯示器時,顯卡應當有靈活的顯示模式,便于醫生的診斷。顯示模式有:獨立顯示、擴展顯示、復制顯示;
② 一卡兩顯:當一臺工作站配有兩臺顯示器時,顯卡有兩個輸出口;
③ 主副顯示互換:當工作站有一臺普通顯示器,同時有一臺或多臺醫用顯示器時;設定普通顯示為主顯,醫用為副顯時,普通顯示器和醫用顯示器分別顯示彩色和灰階圖像時,彩色不應有缺色,灰階不應有斷層;
④ 彩色—黑白轉換;
⑤ 10bit 灰階輸出:普通顯卡技術是建立在 WINDOWS 技術平臺上的,所以是 8bit 輸出信號,灰階應當是 256 灰階,由于 WINDOWS 系統調色盤獨占去了 20 個灰階,顯示器實際顯示的灰階成了 236 個灰階,有些影像會出現明顯的灰階斷層,這也是普通顯卡不能替代醫用顯卡的原因。醫療專用顯卡考慮到10bit、12bit的輸出問題;
橫/豎屏轉換;普通顯卡有橫屏顯示,而醫療專用顯卡有橫/豎屏顯示設置。
校 準 方 式
醫用顯示器是極其精致的,定期的性能檢驗是非常必要的,這個性能檢驗稱之為校準。醫用顯示器相對于普通顯示器昂貴的價格,也因為其校準上的高要求。
醫用顯示器的校準方式主要有兩種:外置式和內置式,內置式又分前置式和后置式。顯示器校準,嚴格講應該是通過“顯示鏈路”對顯示器的“顯示效果”進行校準。其目的,是保持數字影像顯示的標準性和一致性。